较短视频、直播等新的社交平台已沦为当下互联网生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。记者调查找到,一些非遗技艺在短视频、直播平台倍受注目,甚至造就了涉及作品或衍生品的大买,为一部分非遗技艺寻找了市场。但新媒体技术减少了受众认识非遗门槛的同时,也对传承人的素养明确提出了更高拒绝。专家建议,有关部门与时俱进运用新媒体思维,协助能力严重不足的传承人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,同时规范非遗传承在短视频、直播业态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。较短视频、直播带上“火”传统非遗今年52岁的徐建元是江西省级非遗项目临川篾编工艺传承人。去年11月,他的竹编技艺和作品在响音平台上展开了展出。视频收到后,点击量突破600万,而徐建元所在的抚州市临川区总人口才128万。徐建元在当地历史文化街区文昌里摆摊一间篾编工作坊,曾多次经营惨淡;窜红后,工作坊今年一季度销售额约5万元,是去年全年的总和。一位名为“铁牛道长”的深圳网友重复使用出售了三千元的竹编日用品,还加了徐建元微信,把他的竹编制品引荐给了更好朋友。